1988年蒋经国病逝,短短8年内,三个儿子也相继离世,令人惋惜
说清楚来龙去脉,要先把时间线和人物摆明白。父亲蒋经国1988年走了,那时三个儿子年龄都还不算大:分别是54、43、40岁。接下来不到九年,三兄弟一个接一个离开。别光看结果,过程里有出身、教育、家庭关系、健康状况,还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把人推向终点的小事,一条条都
说清楚来龙去脉,要先把时间线和人物摆明白。父亲蒋经国1988年走了,那时三个儿子年龄都还不算大:分别是54、43、40岁。接下来不到九年,三兄弟一个接一个离开。别光看结果,过程里有出身、教育、家庭关系、健康状况,还有那些看似不起眼却把人推向终点的小事,一条条都
我记得看到那张照片,临终时他伸手遮住父亲的遗像,动作很小,但说实话,那一瞬间比任何评论都刺痛人心。一个被寄予接班希望的孩子,最后在病床上度过了近二十年,外界的嘲讽、家族的沉默和公众的失望交织成一种难言的羞辱感。这件事并不是简单的个案,它像一面镜子,照出权力、宠
一晃到1985年,台湾政坛像炸开了锅一样,原因其实就一句话:蒋经国亲口说,“蒋家以后不出总统了。”那时候大家都以为,这个名字跟权力是牢牢绑在一起的,他一句话出来,信的人瞬间一堆,质疑的人也不少。很多人不甘心,那些靠着蒋家混饭吃的,甚至连基层公务员都悄悄嘀咕:“
你敢信吗?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、爷爷是蒋介石、爸爸是官二代“,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一把手”的顶级官三代,最后居然被亲爹在病床前冷冷甩下五个字:“不值得同情。”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不是气话,更不是赌气,是心寒透了,正常情况之下,没有哪个亲爹会说出如此之言?而今天要
作为蒋介石长孙辈中唯一的女孩,蒋孝章从出生起就被家族捧在掌心,而蒋经国的父爱更是浓烈到藏不住,那些定格的合影、默默的付出,都在诉说着“女儿奴”的深情。
1939年12月12日,六架日机飞临奉化溪口,以蒋家故居丰镐房和武岭文昌阁别墅为目标,进行了狂轰滥炸,一时间墙倒屋坍,硝烟弥漫。
1984年,74岁的蒋经国已年事已高,再加上身体状况一直不佳,长年受糖尿病困扰,所以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。
世人皆知蒋介石对长子蒋经国尤为疼爱与信任,1988年1月13日,蒋经国在台北病重去世,曾风光一时的“蒋家王朝”就此落幕,此后蒋家日渐凋零、人口锐减。蒋经国虽留下三子,却皆未能扛起家族重任,且寿命较短,蒋家的衰落轨迹自此愈发清晰。
彼时,西安事变已经爆发几个月,蒋介石也平生第一次给儿子写了家书:“速归,国事家事皆需汝在侧。
蒋孝文出生在苏联莫斯科,两岁时随父母返回祖国,由于他是蒋家第一长孙,孝字辈的老大,再加上十分聪慧,深的蒋介石宋美龄喜爱。
1937年,蒋经国携妻带子,又返回了阔别了12年之久的祖国和家乡。对于孙子孙女,蒋介石大喜过望,马上就给他们改了名,一个叫孝文,一个叫孝章。
1935年3月,对于蒋经国来说是倍感幸福的一天,就在乌拉尔重机械厂工人俱乐部里, 他与芬娜(蒋方良)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