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家台湾丢权始末:蒋经国不选儿子当接班人,却把权力交给外人
一晃到1985年,台湾政坛像炸开了锅一样,原因其实就一句话:蒋经国亲口说,“蒋家以后不出总统了。”那时候大家都以为,这个名字跟权力是牢牢绑在一起的,他一句话出来,信的人瞬间一堆,质疑的人也不少。很多人不甘心,那些靠着蒋家混饭吃的,甚至连基层公务员都悄悄嘀咕:“
一晃到1985年,台湾政坛像炸开了锅一样,原因其实就一句话:蒋经国亲口说,“蒋家以后不出总统了。”那时候大家都以为,这个名字跟权力是牢牢绑在一起的,他一句话出来,信的人瞬间一堆,质疑的人也不少。很多人不甘心,那些靠着蒋家混饭吃的,甚至连基层公务员都悄悄嘀咕:“
你敢信吗?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、爷爷是蒋介石、爸爸是官二代“,可以说他一出生就是一把手”的顶级官三代,最后居然被亲爹在病床前冷冷甩下五个字:“不值得同情。”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不是气话,更不是赌气,是心寒透了,正常情况之下,没有哪个亲爹会说出如此之言?而今天要
作为蒋介石长孙辈中唯一的女孩,蒋孝章从出生起就被家族捧在掌心,而蒋经国的父爱更是浓烈到藏不住,那些定格的合影、默默的付出,都在诉说着“女儿奴”的深情。
1939年12月12日,六架日机飞临奉化溪口,以蒋家故居丰镐房和武岭文昌阁别墅为目标,进行了狂轰滥炸,一时间墙倒屋坍,硝烟弥漫。
1984年,74岁的蒋经国已年事已高,再加上身体状况一直不佳,长年受糖尿病困扰,所以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接班人问题。
世人皆知蒋介石对长子蒋经国尤为疼爱与信任,1988年1月13日,蒋经国在台北病重去世,曾风光一时的“蒋家王朝”就此落幕,此后蒋家日渐凋零、人口锐减。蒋经国虽留下三子,却皆未能扛起家族重任,且寿命较短,蒋家的衰落轨迹自此愈发清晰。
彼时,西安事变已经爆发几个月,蒋介石也平生第一次给儿子写了家书:“速归,国事家事皆需汝在侧。
蒋孝文出生在苏联莫斯科,两岁时随父母返回祖国,由于他是蒋家第一长孙,孝字辈的老大,再加上十分聪慧,深的蒋介石宋美龄喜爱。
1937年,蒋经国携妻带子,又返回了阔别了12年之久的祖国和家乡。对于孙子孙女,蒋介石大喜过望,马上就给他们改了名,一个叫孝文,一个叫孝章。
1935年3月,对于蒋经国来说是倍感幸福的一天,就在乌拉尔重机械厂工人俱乐部里, 他与芬娜(蒋方良)举行了简单的婚礼。
还有一种是两人在工作中日久生情,蒋方良艰难维持生计,蒋经国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孤苦伶仃,两人在生活上互相照顾,久而久之便萌生出了爱情,在短暂的热恋后,两人决定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。
对于蒋经国为何不挑选蒋家后代来接任职位,很多人都感到十分诧异。尽管蒋经国曾多次在公众场合宣称:“我会以专制终结专制,为台湾的民主奠定一个稳固的根基。”
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,感谢您的支持。
身为蒋介石长孙、蒋经国长子,蒋孝文从小便被蒋氏家族寄予厚望,可谓是大家族的心头肉,宠爱无比,结果却因此成为被惯坏了的孩子,成为一个纨绔子弟,最终是自己害了自己。
“再闹下去,迟早要出人命!”1953年台北士林官邸的书房里,蒋经国摔碎茶杯的声音惊得警卫退到廊外。他望着桌案上刚收到的军校投诉信,长子蒋孝文又在训练场殴打了教官。这个生于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里的蒋家长孙,似乎注定要在台湾的暖风中酿出一场家族悲剧。